一、航运价格动态
1. 集装箱运价集中上调
地中海航运(MSC)、中远海运、马士基等多家航运巨头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上调集装箱运价,主要受红海绕行成本增加、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预期及春节前出货潮推动。尽管2024年下半年运力供不应求情况缓解,但地缘政治和联盟重组加剧了市场波动。
跨太平洋航线:受美国罢工风险及春节前囤货影响,运价短期维持高位,但节后或逐步回落。
亚欧航线:因红海绕行常态化,运价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,但近期货量低于预期,部分船公司或下调运价。
2.油运与干散货承压
油运行业因新能源转型和VLCC运力闲置,价格持续低迷;干散货运输因运力过剩,运价整体承压。
二、联盟格局与航线重组
1. 航运联盟大洗牌
2M联盟解散:MSC与马士基终止合作,MSC转为独立运营,而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成“Gemini Cooperation”,主打“轴辐式”(Hub & Spoke)网络,目标准班率超90%。
Premier联盟成立:由HMM、ONE和阳明海运组成,聚焦亚欧航线直航服务,保留部分小港挂靠。
市场集中度下降:新联盟格局下,HHI指数从0.27降至0.22,竞争加剧或引发价格战风险。
2. 新航线与服务网络
双子星合作:赫伯罗特与马士基计划投入超300艘船舶,覆盖27条干线及30条穿梭快线,2025年2月正式运营。
跨大西洋航线:海洋联盟(达飞、中远海运等)新增三条航线,HMM时隔7年重返跨大西洋贸易。
MSC开通澳大利亚直航:新增“Koala服务”,连接上海、香港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港。
三、港口与物流调整
1. 港口挂靠变化
受益港口:新加坡港、越南盖梅港挂靠频率增加;鹿特丹港因枢纽地位强化,获更多干线停靠。
受影响港口:盐田港、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挂靠减少,但MSC仍维持安特卫普港服务。
2. 鹿特丹港安全系统升级
自2月3日起,远东和大洋洲进口集装箱启用“安全链”系统,取代传统PIN码,提升提货安全性,主要船公司均已接入。
四、政策与市场风险
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
美国新政府拟加征关税,引发中国出口商抢运,推高短期海运需求,但后续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“前高后低”。
墨西哥关税调整
墨西哥提高服装类进口关税至35%,并收紧电商进口监管,或影响中墨贸易通道。
五、行业趋势展望
地缘政治主导波动:红海危机、中东局势及运河通航恢复可能性将持续影响运价。
绿色航运加速:赫伯罗特等企业通过“轴辐式”网络优化碳排放,推动供应链减排目标。
